《六年級下冊《成長的煩惱》習作講評教案反思》這是一篇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希望能對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幫助。
一、教學目標:
1、大膽說出自已成長中的煩惱,激勵學生敢說心里話,吐露真情實感。
2、 通過交換閱讀,小組評議,發現同學習作中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引借鑒。
3、引導學生掌握作文評改的方法,培養寫完作文修改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把自己最想說的話寫出來,做到文通句順,內容具體,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2、引導學生掌握作文評改的方法,培養寫完作文修改的習慣。
三、講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課:大人們總說:“小孩子是最無憂無慮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其實老師知道,你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歡樂,但是也有許多煩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成長過程中的煩惱。
2、請圍繞這兩個問題在腦中細化具體情節。
(1)你的煩惱是什么?
(2)你為什么而煩惱呢?哪些情景至今無法忘懷?
( 二)、全班交流,打開思路
1.代表交流。
每一個小組代表交流,要求把內容說具體。
2.師生評議
是否抓住了“題眼”,寫出了自己成長的煩惱;內容是否具體;是否在敘事的基礎上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三)、師生共同制定本次習作的批閱要求
(1)是否抓住了“題眼”,寫出了自己成長的煩惱;
(2)內容是否具體;
(3)是否在敘事的基礎上抒發了自己的情感
( 四)、欣賞佳作,師生互動
1、小組間選取一兩篇優秀作文組內交流,欣賞。組與組之間互評,找出優秀習作與較差習作的修改意見。
2、班內 選擇幾位學生的習作片段進行欣賞,值得學習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3、.賞析兩篇學生的佳作全文,抓住上面三點評議班內進行評比,欣賞。
(五)、學生自評互評
1.自讀習作,互相指出優點和不足
2、找出錯別安和不通順的句子,并寫出評語。
3、選出優美段落和句子并用波浪線畫出來,仔細品味一下好在哪里。
(六)、精評點拔
1、小組間針對本次習作討論交流這次講評課的收獲及以后寫作應注意的問題。
教師結合佳作讓學生點評,點評時要指出長處和短處。并提出修改建議。
(七)、學生自主修改,完善習作
各自修改,繼續完善習作。修改中,提醒如語句、標點、字等也要修改;訂正同學、老師修改中指出的問題。
四、學生寫小作文
【反思】
《成長的煩惱上》作為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首先把握它的綜合性、實踐性,再結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來上好它。
本次活動,學生均能積極響應,而且參與面廣在合作交流中時時處處跳動著孩子們創造的思維火花。語文原本就是應該這樣鮮活生動而親切地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這次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也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平常緊張而繁忙的語文學習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且也為他們排解成長過程中的煩惱?;顒觾热莅才庞幸欢y易梯度,互有聯系,課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重視學生互評,從形式、內容方面推薦整堂課的優勝者,從同學們的反映看,應該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評價。
不足處是教學內容多,學生參與積極性卻很高,45分鐘時間明顯不夠,不少學生想說而沒有得到相應的機會,意猶未盡;如果用兩節連堂課時間就比較充裕了。
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在學生不可能事先進行調查和搜集資料的情況下來上,沒有太多的選擇。如果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會有更多的方式?!冻砷L的煩惱》常規的設計就是先啟發同學們敞開心扉、傾訴煩惱;然后尋求化解煩惱的方法。我上網搜索關于成長煩惱的資料,閱讀相關的作品,再進一步的思考,我受益匪淺,也陷入矛盾。是啊,真正的煩惱有誰愿意當眾抖落?煩惱是可以傾訴的,但不必要當眾傾訴。于是,我把傾訴煩惱這個環節以他人案例的形式來呈現,以了解他人煩惱、幫助他人化解煩惱的方式來重新審視自己,避免了學生難以啟齒、不便于公之于眾然而又是內心真實的煩惱。這樣設計,由他人的案例入手避免了學生僅限于表層的訴說及不愿啟齒的煩惱,目的是尊重孩子敏感而強烈的自尊心、隱私,給他們提供了借鑒的范本,由他人觸及自己從中收獲面對煩惱應采用的正確方法。教師的知識、閱歷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對學生提出的每一種煩惱一一化解,那是不真實的,也是不現實的。老師只能給他們提供有限的幫助,是一種態度、一種看法、一種途徑、一種方法,或許有的煩惱伴隨他的終生,一生也無法化解,但只要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去面對它,這也足夠了。作為教材中提供的三項活動,這節課我只選擇了第三項活動“幫朋友解脫煩惱”。其實,在了解別人煩惱時,學生一定會思考自己的煩惱,對自己的煩惱也會有新的認識;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煩惱的一個過程。
如果通過這個綜合性學習,即使只有一部分學生對煩惱有了新的認識和好的態度,這個綜合性學習也是有收獲的。讓學生自主的安排下一步活動,以提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周圍的成年人是一座資源的寶庫,如何合理的去利用這些學習資源,并且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學習他人借鑒他人,學會向他人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的能力、一種終生學習的能力。
力求真正意義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設計問題,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這是我的教學原則。我們只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主考慮問題,我們才能有勇氣有膽量坦然的面對一切問題,而不是選擇逃避。即使這次嘗試失敗了,我的內心也是真實的、坦然的。因為自己畢竟勇敢的面對了,對自己也是一個挑戰。準備這節課,我在取與舍、回避與面對、真實與掩飾之間煩惱,同時更是我學習的過程,成長的過程。因為真實、坦然,所以我心情釋然。
六年級下冊《成長的煩惱》習作講評教案反思這篇教案共6874字,適合用于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教學學習。
相關文章
《新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藏戲》課堂教學實錄片段反思》: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閱讀課文,是以介紹民風民俗為主題的單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語言豐富多彩、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快樂讀書吧》教案及教學反思》:每一本名著都是獨一無二的花朵,你觸摸到它的那一刻,便是奇遇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