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亮的古詩100首合集》這是優秀的古詩詞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1、月賦(南北朝-謝莊)
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mǐ)蓋秋阪(bǎn)。臨浚(jùn)壑而怨遙,登崇岫(__ù)而傷遠。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chán),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沈吟齊章,殷(yīn)勤陳篇,抽毫進牘,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稱曰:臣東鄙幽介,長自丘樊。味道懵(měng)學,孤奉明恩。臣聞沈潛既義,高明既經,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于東沼,嗣(sì)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朒(nǜ)脁(tiǎo)警闕(quē),朏(fěi)魄示沖,順辰通燭,從星澤風。增華臺室,揚采軒宮。委照而吳業昌,淪精而漢道融。
若夫氣霽地表,云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瀨(lài)。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藹(ǎi)藹。列宿掩縟(rù),長河韜映,柔祇(qí)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gǎo),周除冰凈。君王乃厭晨歡,樂宵宴,收妙舞,弛清縣。去燭房,即月殿,芳酒登,鳴琴薦。
若乃涼夜自凄,風篁(huáng)成韻,親懿(yì)莫從,羇(jī)孤遞進。聆皋(gāo)禽之夕聞,聽朔(shuò)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練響,音容選和,徘徊房露,惆悵陽阿。聲林虛籟(lài),淪池滅波,情紆(yū)軫其何托,愬(sù)皓(hào)月而長歌。歌曰:
美人邁兮音塵闕(quē),隔千里兮共明月。
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歌響未終,余景就畢,滿堂變容,回遑如失。又稱歌曰:
月既沒兮露欲晞(xī),歲方晏兮無與歸。
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
陳王曰:善。乃命執事,獻壽羞璧(bì),敬佩玉音,復之無斁(yì)。
2、見月(元代-廖大圭)
天地幾昏曉,浮生半是眠。寄聲世上客,明月為誰圓。
3、和俞成大八月梅花(宋代-洪咨夔)
秋光深處送春來,青葉扶疏數點梅。
料是知君新釀熟,攙先九月菊花開。
4、父子同賞楊寺月牡(宋代-顧逢)
世上月丹無此種,倚欄不覺夕陽斜。
百年雨露春風力,高樹一根三色花。
5、七月十五夜對保安對月二首 其二(宋代-鄧林)
練練飛明鏡,亭亭轉玉盤。山河微有影,蟾兔不勝寒。
塞外猶為客,閨中正倚闌。清光隨處有,千里思同看。
6、二月三日放舟至木瀆宿石心村居越日登靈巖山遠眺循麓過披云庵看梅冒雨而歸紀游 其二(清代-劉履芬)
微露濡行人,攬衣起破曉。一步一看山,翳叢驚宿鳥。
風廊出溟渤,鐘聲散遲早。松樹千百盤,近覺青可拗。
思夷勇孤往,步險怯始造。不知路所極,云起手能到。
數數到階級,落葉琴臺掃。無與苧蘿人,洞門閟春草。
7、將赴遼東約門人沈周颋攝館事兩月余歸遲沈已如期去一月矣悵然有作(清代-戴亨)
遠行念諸子,館課爾堪招。作客身多病,懷親路覺遙。
夢回燕塞月,心折海門潮。歸去瓜期屆,予誠愧久要。
8、題盤白山人月林清影圖(清代-張邦伸)
涼氣入疏林,秋光耿遙夕。幽人起披襟,弄月吟寒碧。
嶺上松風鳴,巖畔流云積。何處嘯鸞聲,佇立情脈脈。
9、九月望日得石齋館丈午日見懷詩次韻 其三(明代-錢謙益)
衰鳳巢何在,亡羊徑欲迷。已知慚稷契,寧忍愧夷齊。
世事蕉中夢,人情李下蹊。夕陽亭畔路,只在帝城西。
10、戊辰七月應召赴闕車中言懷二首 其二(明代-錢謙益)
寥廓高天一冥鴻,肯隨烏鳥問雌雄!紛紛豈止容卿輩,碌碌何須笑乃公。
赤汗馬應空冀北,白頭豕自愧遼東。郊原無限停車思,落日披襟得遠風。
11、十六字令 元夕見月(明代-王夫之)
雪面女,耐冷卸羅衣。盈盈出,爭賽粉香肥。
12、月坐和白沙(明代-王夫之)
幽筱晚風遲,披襟待月癡。亭亭有獨坐,夕夕得清嬉。
休夏聞西竺,衰周棲仲尼。藕絲非系縛,灰槁亦奚為。
13、七月一日知丞往眾潯潭命道士投鐵簡是日有雨二日知丞過訪共道靈驗相與感嘆因以數語記之(宋代-虞儔)
老龍高臥古靈湫,喚醒須煩尺簡投。澒洞溪云隨起雨,渺瀰陂水急通溝。
定看田里還豐歲,且豢雞豚作好秋??墒撬{田修故事,為民精禱益同憂。
14、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撫州如歸館雨中有懷諸朝客(唐代-韓偓)
凄凄惻惻又微嚬。欲話羈愁憶故人。薄酒旋醒寒徹夜,
好花虛謝雨藏春。萍蓬已恨為逋客,江嶺那知見侍臣。
未必交情系貧富,柴門自古少車塵。
15、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馀意亦賦十二韻 其一(宋代-陳與義)
九月風景好,節意滿天涯。書生尊所聞,登高亂城鴉。
雖無后乘麗,前驅載黃花。兩樓壓波壯,眾澤分夭斜。
居夷驚有苗,訪古悲章華。蕭條湖海事,勝日一笑嘩。
興移三里亭,木影雜蛟蛇。
16、八月二十六日游萬泉河(清代-鄭孝胥)
沈陽無山沈戰氣,秋色真從萬里至。繞城何處可登高,憎見諸羌踞僧寺。
北俗雖豪缺風雅,麇集屠沽作都會。東門聞道有泉源,便覺清甘起人意。
碧波瀠洄僅十畝,傍水居然蘆滿地。殘荷過橋香自遠,禿柳數株堪小憩。
若能營此作園池,種樹置亭亦殊易??v民游觀資養性,豈非從政所有事。
沉吟徙倚誰與言,自怪邊塵損文字。
17、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唐代-李乂)
涌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慶洽重陽壽,文含列象輝。小臣叨載筆,欣此頌巍巍。
18、九月既望蔡氏景賢書屋張筵賞菊率成七絕六章并五排一首 其六(清代-王恩浩)
酸風瑟瑟怯衣單,燭灺羹殘興亦闌。天似憐人歸去晚,故教冷月出云端。
19、九月八日奉謁先壟述感(明代-邊貢)
坡陁行盡見高丘,郁郁佳城霽靄浮。精衛不消填海恨,鹡鸰長抱在原愁。
荒山涕淚三年道,落木風霜九月秋。腸斷墓田多碧草,別來誰與荷鋤修。
20、以露霧風煙月晴雨江山雪為題詠梅十首 其一(元代-周巽)
粲粲萼綠華,盈盈花上露?;ㄕ勐墩匆?,憑誰寄情素。
21、以和靖處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為韻賦詩十四首 其七(元代-周巽)
千里憶佳人,芳情寄來遠。林杪雪華深,枝頭春色淺。
穿云苔徑縈,傍水柴門掩。不惜山路遙,攜壺臨絕巘。
22、西江月 四害(元代-王哲)
堪嘆酒色財氣,塵寰被此長迷。人人慕帶似醯雞,亂性昏神喪慧。
獨我搖頭不管,介然甘守孤恓。粗衣糲食淡黃齏。
養就胎仙既濟。
23、九月二十六日韓弼夫與十九娘赴官郢州之京山攜家出餞于城南郝氏之園席上作小詩送韓兒侄咸和(宋代-趙鼎臣)
西風吹葉落,南浦送行人。白酒難留客,黃花不當春。
24、待月(宋代-歐陽澈)
停杯邀月宴華堂,苦恨山高阻興狂。海嶠豈能藏素魄,云衢終自布寒光。
須臾簾捲銀蟾影,次第樽浮桂子香。正好吹簫恰無月,姮娥應見我恓惶。
25、三月乙巳來賦鹽萬歲鄉且搜獼匿賦之家晏飯此(宋代-黃庭堅)
幽叢秀色可攬擷,煮餅菊苗深注湯。
飲冰食蘗浪自古,摩挲滿懷春草香。
26、人月圓 再過真定贈蔡特夫(金朝-王寂)
錦標彩鹢追行樂,管領鎮陽春。而今重到,鶯花應笑,老眼黃塵。
憑君問舍彫丘側,準擬乞閒身。北潭漲雨,西樓橫月,藜杖綸巾。
27、淡北八景 其六 蘆洲泛月(清代-陳維英)
棹歌漁唱泛蟾輝,兩岸蘆花水四圍。此地風光真赤壁,滿船載得月明皈。
28、四月望夜見月(明代-陶安)
半年不見團團月,或是天陰或病中。鏡影偏隨今夜滿,鬢華不與向時同。
似憐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劍雄。遙想清光千里共,兒孫對此憶衰翁。
29、黃清夫秋江釣月圖(元代-趙孟頫)
塵土染人衣袂,煙波著我船窗。為問行歌都市,何如釣月秋江。
30、春夜清溪泛月(清代-莫健)
擊楫高歌天四圍,傷春懷古送余暉。溪山無主催芒屩,花月多情哭布衣。
絲管誰家浮桂棹,鳧鹥是處上魚磯。梁鴻范蠡精靈遠,煙水空濛獨鳥飛。
31、憶漢月 殘菊(清代-傅隱蘭)
漸漸闌珊香冷。立盡斜陽紅影。伶俜倦蝶也魂銷,半是憐香半恨。
看紅衰翠減,綰不住、秋光轉瞬?;h邊只剩傲霜枝。
笑倩西風扶穩。
32、韓尚書南澗公之從弟德文為東廣常平上幕丙寅八月上旬護印迎 其二(宋代-曾豐)
白露一旬后,秋分三日前。幕中馀暇日,城上肆華筵。
卓立參天木,橫陳撲地煙。主人非獨答,客筆不如椽。
33、洞中見月(明代-羅洪先)
西月下巖關,流輝絕壁間。照巖分石勢,穿樹落衣斑。
洞壑龕燈淺,樓虛齋磬閒。貪看不成寐,澗水遠潺潺。
34、春夜對月(元代-吾丘衍)
夜色春仍好,樓虛滿月華。淡煙同引索,暖桂不成花。
望影弦初上,憑高月為賒。芳林漸葉密,更起故林鴉。
35、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祐閏十二月降德音(宋代-岳珂)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祐?;洀陌l覆額,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四時無札癘,仍歲稱大有。布政具方策,詒謀謹封守。
中更繼代三,更閱改年九。帝心思止當,休命侈誕受。
夫何邇年來,譴告頗輻湊。災流雨雹行,星以妖彗奏。
烏旸爍天地,蝗害遍田畝。饑氓腹□□,遺穗莽如帚。
莫量天降疵,但見證書咎。嗟予斗升□,濫此符竹剖。
眼看人阱崖,心愧吳父母。忽傳一札下,取法四宗舊。
既葉天人助,復期風俗厚。熙陵道化盛,仁祖歷年久。
華旦盛太平,中天開永阜。愿言緝熙襲,還見泰和又。
三春霈雷雨,一洗遍宇宙。桁楊空滯冤,緡庾釋逋負。
無文祀咸秩,有颣網皆漏。果聞精祲合,悔禍屈伸肘。
先清塞壖塵,猩鼯盡驚走。次反沙磧廬,鴻雁悉馴揉。
三白在臘前,一雨見春后。星躔順宣夜,潢池息白晝。
人心本易孚,天道常善救。是知天愛君,豈不公所覆。
芻蕘志報上,一言發白獸。愿惟實德心,對此歲事首。
帝臨心肯貳,俊吁賢必右。體茲生物心,持此經濟手。
仁民始及物,育稼須去莠。一念端弗忘,九關真可扣。
補裳儻因線,納約當自牖。不量疏遠姿,尚可感通否。
葵傾久未降,芹獻幸匪陋。輶軒應轉聞,聊當小人缶。
36、西江月·妄想不須強滅(宋代-張伯端)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后。
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恒沙罪垢。
37、中秋夜對月(唐代-許棠)
月月勢皆圓,中秋朗最偏。萬方期一夕,到曉是經年。
影蔽星芒盡,光分物狀全。惟應苦吟者,目斷向遙天。
38、八月十六日夜月(唐代-唐彥謙)
斷腸佳賞固難期,昨夜銷魂更不疑。丹桂影空蟾有露,
綠槐陰在鵲無枝。賴將吟詠聊惆悵,早是疏頑耐別離。
堪恨賈生曾慟哭,不緣清景為憂時。
39、七月二十三日題李亭之墨梅(宋代-楊萬里)
夏熱秋逾甚,寒梅暑亦開。
無塵管城子,幻出雪枝來。
40、鵲橋仙(辛丑生日小盡月)(宋代-方岳)
今朝廿九,明朝初一。怎欠秋崖個生日??椭星榫w老天知,道這月、不消三十。
春盤縷翠,春缸搖碧。便泥做、梅花消息。雪邊試問是耶非,笑今夕、不知何夕。
41、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眾覽二十首 其十五 顧先生驤瑤(清代-祝廷華)
珍藏遺著卜靈蓍,終有刊時弗憾遲。繩武未賡麟趾什,正襟那羨虎頭癡。
善人食報由天錫,名士多窮不我欺。世有兒生花甲后,八旬猶見毓孫枝。
42、賦得月如弓【清代:顧有容】
新月盈盈掛晚晴,人從小院憶邊情。長空射處旄頭落,好卜滇池奏太平。
43、西江月·重九【宋代: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44、滿宮花·月沉沉【五代:尹鶚】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后庭香裊。風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
離恨多,相見少,何處醉迷三島?漏清宮樹子規啼,愁鎖碧窗春曉。
45、西江月·堪嘆這般曲調【金朝:王哲】
堪嘆這般曲調。感他石女吹簫。山頭漫說水頻澆。海底虛言火燎。遭逢圓明正照。真風廣布金飚。西江月里吃芝苗。味味將來了了。
46、西江月【金朝:馬鈺】
海島丘劉譚馬,因師各棄榮華。逍遙自在樂無涯。
休論高高下下。
不會琴棋書畫,些兒營運無差。眠云臥月飲流霞。
醉后惺惺灑灑。
47、西江月 其二 壽丘月林【宋代:佚名】
天地鐘奇秀,山澤有儒仙。詞鋒前驅萬馬,三度奏捷菊花天。
信是文場敏手,如把梟盧對擲,高叱便回旋。一點英雄氣,四顧浩無邊。
長羨君,先我著,祖生鞭。今朝尊酒持勸,豈特頌長年。
要入蘭宮妙選,共向集英殿里,玉陛聽臚傳。姓字標黃甲,香墨照人鮮。
48、對月【明代:徐韋】
愁心化為水,蕩漾明月光。將心寄明月,墮地忽成霜。
49、暮霽對月【清代:繆公恩】
殘云歸岫碧天空,碧瓦煙迷夕照紅。雨氣涼生深苑月,簫聲吹徹小樓風。
材慚燕市千金骨,夢繞吳門半夜鐘。好向人□求玉斧,客星已傍廣寒宮。
50、月夕追事【唐代:吳融】
曾聽豪家碧玉歌,云床冰簟落秋河。月臨高閣簾無影,
風過回廊幕有波。屈指盡隨云雨散,滿頭贏得雪霜多。
此時空見清涼影,來伴蛩聲咽砌莎。
51、己丑二月三日大風雨雪 其一【元代:王冕】
狂風推云若山倒,積雪滿路行人稀。
大家得意頻喚酒,老子畏寒愁解衣。
梅花出竹似索笑,沙鷗見我能忘機。
卻思前載燕山北,騎馬踏冰看打圍。
52、辛巳二月朔登憫忠閣【元代:張翥】
百級危梯溯碧空,憑闌浩浩納長風。金銀宮闕諸天上,錦繡山川一氣中。
事往前朝僧自老,魂來滄海鬼猶雄。只憐春色城南苑,寂寞馀花落舊紅。
53、三月三日【明代:張元凱】
元已晴旭麗,吳趨土風嘉。芳甸古茂苑,離宮昔館娃。
良辰動水嬉,錦浪被清涯。士女嬌容服,顧影生光華。
綠幘吹參差,紅袖擁琵琶。濯濯春楊柳,灼灼夭桃華。
相謔竟何贈,芍藥萌紅芽。少年扶醉歸,青樓明月斜。
54、八月三日伯玉留飲西澗別館二首 其二【明代:陳鎰】
憶昔遨游湖海中,只今華發總成翁。詩詞仿古多唐體,人物居閑有晉風。
且把酒杯酬地主,莫將世事問天公。何當結屋來相傍,坐聽松風澗水東。
55、壬寅九月十有七日吾生四十有四年矣【明代:李舜臣】
叨官敢自意,亦昨賦歸歟。家薄徒書滿,園荒始草除。
眼看鴻雁去,心覺蕙蘭疏。益忝衰容鬢,年垂五九馀。
56、咸豐十年二月江上報警將謀避兵于華藏諸處過姚灣山題壁【清代:榮汝楫】
我本蠡湖人,來游湖上山。生長山邊未一至,摳衣獨上山之灣。
灣中有庵庵外石,平廣依稀似幾席。那知世上有滄桑,拾葉掃苔且休息。
我行至斯心大暢,全湖對面豁相向。明如曉鏡乍開奩,七十二峰一指掌。
湖水白茫茫,湖山清且綠。長松飐風自在吟,引我歌作湖山曲。
曲成大笑題高處,驚起林禽舞云樹。夕陽無情催我還,長嘯一聲下山去。
57、金縷曲 三月十七日乃孫補年外祖父仙游之辰,撫今追昔,悵然于懷,爰賦此闋,聊當一哭【清代:鄭蘭孫】
千里關山隔。痛慈顏、仙游去也,今生永訣。寒食棠梨風共雨,又是期年使節。
盼一拜、靈帷難得。寸寸柔腸非劍斷,更行行、清淚如珠滴。
精衛恨,杜鵑血。
星移物換堪愁絕。悵而今、南云回首,頓傷疇昔。飄渺予懷天際遠,潦倒自憐羈客。
況塵世、升沉難必。聚散浮鷗無定影,嘆流光、瞥眼如駒隙。
窮途感,與誰說。
58、九月同琉球鄭生赴通州作【清代:黃文琛】
西風送鈴馱,初日浮古塵。王事莫敢息,于役偕遠人。
海藩被恩信,濟濟來成均。私懷屢得請,不愧觀國賓。
黃花酒已熟,吹帽值佳辰。程期限公牒,仆隸嚬且呻。
安知余蓄念,瘡痍軫邊垠。三載警烽檄,犬羊昧尊親。
嘉爾篤忠孝,歷險歸我仁。附枝無曲木,同轍非異輪。
漢德優既渥,景命終古新。永永為外捍,不在輸奇珍。
學省延國胄,所期化益淳。凜然效一職,去矣無苦辛。
59、待月二首 其二【清代:費墨娟】
待月西樓卷翠羅,夜天如水瀉銀河。夜深朗韻徘徊久,竹露無聲墜碧柯。
60、戊辰七月應召赴闕車中言懷二首 其一【清代:錢謙益】
三年嚴譴望修門,隨例趨朝又北轅。圣代故應無棄物,孤臣猶有未招魂。
夕陽亭下人還過,端禮門前石尚蹲。重向西風揮老淚,馀生何以答殊恩。
61、月礀自杭歸以詩問訊【宋代:徐瑞】
記別秋風裹,聞歸禁火初。
深慚聊爾耳,久闕問何如。
梅雪西湖鶴,潮風東海魚。
經行入詩否,早晚叩精廬。
62、南歌子·看月憑肩棖【宋代:陳克】
看月憑肩棖,嬌春枕臂眠。不盡花絮夜來寒。帳底濃香殘夢、更纏綿。起晚籠鶯怪,妝遲繡伴牽。聲聲催喚藥欄邊。整髻收裙無力、上秋千。
63、所寓天寧方丈后有阇提花數株連月盛開玉雪可愛悵然有懷成三絕句寄吳元中 其三【宋代:李綱】
冰玉風姿照坐寒,炎荒相遇且相寬??c衣纻帶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64、八月八日發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 其二十四【宋代:趙蕃】
煙消日出見秋真,政恐卻成憔悴人。賴是倦游歸去日,扁舟載著自由身。
65、中秋夜宿旌德觀無月【宋代:岳珂】
滿看金盆涌碧流,西湖從古愜中秋。
清班正自重闉隔,塵鞅難從近甸游。
自是四并偏我靳,從知一笑豈人謀。
望霓得月良非急,且原西風送雨休。
66、二月中旬慮問過景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宋代:司馬光】
賤生參府僚,勉強踰半歲。終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訟庭敲撲喧,眾草絕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連日忙,爛漫數宵睡。軒窗岌飛舉,風雨頗恣睢。
謂言芳菲物,狼藉應掃地。今晨呼馬出,歷獄問囚系。
窈窕清宮深,倉瑯朱門閉。廣殿肅層陰,虛庭藹佳氣。
長楊委嫩綠,老柏凈新翠。薜荔垂蜿延,奇石立赑屃。
豁然愁憤開,精神四面至。事役難少留,馬去尚回睇。
亦足慰無聊,年華不都棄。
67、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為韻 其八【宋代:韓駒】
一棹送君歸,酒醒秋江午。正是莼鱸時,思君在何許。
68、題馮司法水月書堂【宋代:李曾伯】
玉局仙翁公案,梅亭老子偈言。
莫向空中捉影,要須達處窮源。
69、芝云堂以風林纖月落分韻得纖字【元代:顧瑛】
空堂清飲夜厭厭,坐久情深酒屢添。龍氣當天河鼓濕,翠痕浮樹月鉤纖。
梧桐葉落鳴金井,絡緯聲多近繡簾。我欲分題紀良集,詩成還慰老夫潛。
70、延祐六年九月廿二日渡揚子江【元代:朱德潤】
驅車丹陽麓,津吏迎曉渡。擊鼓動連艘,楫急浪花舞。
水深蛟龍蟄,日落鷗鳥度。金山天畔樓,雙塔逾青楸。
黃金鑄古像,歲月逐江流。誰云限南北,停橈歌壯游。
71、對月憶嵩陽故人【朝代:唐代|作者:施肩吾】
團團月光照西壁,嵩陽故人千里隔。
不知三十六峰前,定為何處峰前客。
72、月夕有懷【朝代:唐代|作者:崔道融】
圓光照一海,遠客在孤舟。相憶無期見,中宵獨上樓。
73、中秋月【朝代:唐代|作者:許晝】
應是蟾宮別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見,白發爭教何處生。
閑地占將真可惜,幽窗分得始為明。
殷勤好長來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74、寄禪月大師【朝代:唐代|作者:周庠】
昨日塵游到幾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鋪座時移畫,金地譚空說盡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時捻得休公卷,倚柱閑吟見落霞。
75、與盧孟明別后宿南湖對月【朝代:唐代|作者:皎然】
五湖生夜月,千里滿寒流。曠望煙霞盡,凄涼天地秋。
相思路渺渺,獨夢水悠悠。何處空江上,裴回送客舟。
76、月夕【朝代:唐代|作者:貫休】
霜月夜裴回,樓中羌笛催。曉風吹不盡,江上落殘梅。
77、念奴嬌·題徐明叔海月吟笛圖【朝代:宋代|作者:張元干】
秋風萬里,湛銀潢清影,冰輪寒色。八月靈槎乘興去,織女機邊為客。山擁雞林,江澄鴨綠,四顧滄溟窄。醉來橫吹,數聲悲憤誰測。
飄蕩貝闕珠宮,群龍驚睡起,馮夷波激。云氣蒼茫吟嘯處,鼉吼鯨奔天黑?;厥桩敃r,蓬萊方丈,好個歸消息。而今圖畫,謾教千古傳得。
78、點絳唇·七夜,趙富文出家姬小瓊,再賦丁亥七月己丑【朝代:宋代|作者:周必大】
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孫渚。眼波微注。將謂牽牛渡。
見了還非,重理霓裳舞。都無誤。幾年一遇。莫訝周郎顧。
79、瑤池月·云山行【朝代:宋代|作者:黃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幽懷逸思,偶往云山煙波之間,想見其為樂也,因作云山、煙波二行,歌之以瑤池月。精嚴禪老請刻之石,乃書以遺之。
微塵濯盡,棲真處、群山排在云漢。青盤翠躍,掩映平林寒澗。流水急、數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館。秦漁問,前朝換。盧郎待,今生滿。誰伴。元翁笑語,相從未晚。更安得、世味堪玩。道未立、身尤是幻。浮生一梭過,夢回人散。臥松庵、當會靈源,現萬象、無中須看。乾坤鼎,陰陽炭。瓊枝秀,金圓爛。何患。朝元事往,孤云難管。
80、西江月·次韻【朝代:宋代|作者:韓淲】
風暖晨光寂寂,月明夜氣沈沈。山間林下步輕陰?;w綿布錦。
酒病向誰能遣,春愁惟我難禁。尊前一曲斷腸聲。夢破曉窗_枕。
81、蘇文忠西湖聽琴觀月詩帖贊【朝代:宋代|作者:岳珂】
西湖之名,杭潁異轍。
然皆足以寄七弦之清調,而共千里之明月。
方指地而辨訛,客哄堂而纓絕。
迄五日之考據,驗注編于一閱。
是詩之來,予目所別。
昔也傳觀,今焉秘笈。
嘆人事之易變,何凋零之飄忽。
然則記歲月于所見,而逸名氏于可闕,亦予之所不忍恝也。
82、山館對月【朝代:宋代|作者:胡仲弓】
山寺聞晨鐘,深省靜中發。
展轉睡不成,推窗看明月。
83、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其一【朝代:宋代|作者:劉克莊】
少游款段何從借,伯厚雞棲未易求。
看取后村翁簡徑,百錢聊稅一漁舟。
84、南鄉子·壽牟國史·三月二十【朝代:宋代|作者:吳淇】
十日借春留。芍藥荼コ不解愁。檢點笙歌催釀酒,西州。有謫仙人爛熳游。
白鷺自芳洲。咫尺紅云最上頭。萬古滄江波不盡,風流。誰似監州舊姓牟。
85、滿江紅·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幾韻【朝代:宋代|作者:吳潛】
歲歲重陽,何曾是、兩般時景。人自有、悲歡離合,晦明朝暝。日月湖邊來往艇,樓臺水底參差影。又何妨、時暫狎滄波,輕鷗并。
閑頓放,朱門靜。新結里,朱簾整。盡百年人事,移場換境。欲插黃花身已老,強傾綠醑心先醒。羨游魚、有釣不能收,鉤空餅。
86、徑山玉芝庵主源上人持癡絕老人語錄求作行狀留連踰月談論鏗鏘音吐鴻暢眾中之龍象也臨別書二絕贈行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趙若琚】
應密單傳的的真,一番舉起一番新。
老師末后殷勤語,直下承當正要人。
87、次洪陽巖太卿韻為方蒙仲書監賦西清風月【朝代:宋代|作者:胡仲弓】
莫聽豳人歌楚茨,鬻書空笑未多貲。
治中盡說裴懷古,館下曾宗韓退之。
西望前山誰拄笏,南來別駕例能詩。
昔賢自有清標在,添在桐城一段奇。
88、月夕得友偶集文選古詩句賦感懷一首【朝代:宋代|作者:宋伯仁】
人生寄一世,但傷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無衣。
客從遠方來,攜手同車歸。
愁多知夜長,各在天一涯。
生平不滿百,歲暮一何速。
冠帶自相索,何不策高足。
還顧望故鄉,冉冉孤生竹。
含意俱未申,誰能為此曲。
89、乙丑三月十二夜夢得家有園池樂壽康之句覺而足成效邵康節作首尾吟八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徐經孫】
家有園池樂壽康,閑中日月覺偏長。
睡余攜幼游花圃,飯后呼童給鶴糧。
堆案縱橫書數冊,隨盤歡喜酒三觴。
客來問我渾無事,家有園池樂壽康。
90、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于是死生脫然若遺矣作五言八句【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
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
日出云俱靜,風消水自平。
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
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91、四月初二日出兵恰滿一月百姓未得下城【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久謂兵當解,何知戰未休。
屬方甜筍蕨,遽已艷葵榴。
骨痛金瘡作,心煩火色浮。
滿城俱閉戶,不但一人愁。
92、三月十七日食櫻桃蠶豆知麥熟日至矣示家人為我進一杯也【朝代:宋代|作者:舒岳祥】
清明已自斷百果,櫻豆從頭次第嘗。
青山四面欲春晚,白發千丈照溪長。
偶然坐石云離次,久不窺園竹亂行。
甔石屢空惟食粥,平皋聞道麥須黃。
93、三月二十日東山云蜿蜒而上眾指曰龍也已而大雨【朝代:宋代|作者:晁公溯】
東山龍起風雨來,勢雖暴甚天無雷。
蜿蜒氣上黑云合,喧豗浪打蒼崖回。
千林通體有膏澤,四郊畫時無塵埃。
舊聞此地亦勝絕,夜夜神光如五臺。
94、七月三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韓淲】
擁砌叢生菊,何關老意多。
澆花驚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臘尤宜睡,餐香豈待哦。
淵明藏不盡,滿把尚婆婆。
95、七月廿六日趙國興招飲山堂有詩和韻【朝代:宋代|作者:陳文蔚】
滿地秋陰日欲殘,故人相約過松關。
風煙雨后呈姿態,杖屨秋來起廢閑。
喜有詩情濃似酒,從渠日歷積如山。
清溪況解知人意,為繞山堂綠一灣。
96、鄱陽董季興往游懷玉山捐田入寺為民禱雨君既道其本末又示山中五章請余賦之然比來霖潦淹月種爛乃未秧也方幸數日晴霽爾【朝代:宋代|作者:葉適】
懷玉湫龍懶心性,六月困眠祈未醒。
廣文偶來亦同病,買田施食殷勤請。
誰知領縣春風邊,嗔蛟怒鱷腥熏天。
須君一念晴雨若,遮莫雇僧輸俸錢。
97、寒熱不調病一月余【朝代:宋代|作者:方回】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頭瘍。
塵飛泥涴三春盡,熱熯寒僵一月強。
乍把酒杯嫌藥氣,屢翻詩卷寫醫方。
年年憶得古人語,端午綿衣未可藏。
98、得報狀邸吏緘至朝堂八月月單有感而作三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岳珂】
十月蒼龍闕,三朝白虎樽。
無囊持塞吏,有匭達民言。
故事尋常略,遺風萬一存。
獨憐記廷諍,斷報說開元。
99、八月道宮聞鶯【朝代:宋代|作者:王洋】
密林囀圓吭,流韻入清杳。
當時太晚計,花前來不早。
致使惜春人,聞聲恨先老。
正緣幽谷春,朋友在久要。
爭春快先鳴,無乃失友道。
日塢集芳欄,名園唱清曉。
得路共遷騰,此事不草草。
即今秋色高,金衣尚鮮好。
歌舞興未闌,秋空樂晴昊。
100、二月雪【朝代:宋代|作者:鄭獬】
戊戌二月二十六,忽見大雪漫空來。
長老驚嘆共相語,非時有雪誠怪哉。
陽爻四畫已出地,至今百蟄不聞雷。
怪得氣候斗暄暖,便疑赤帝來相排。
黑風倏起卷滄海,白日黯黯如煙煤。
須臾大雹雜猛雨,滿地走迸瓊與瑰。
陰氣蓄怒固未已,即時飛雪相傾頹。
青靈何處避威侮,蒼鳳停車寒毰毸。
天地萬物失光彩,草樹僵凍成枯荄。
凌暴春工大酷烈,似恨百花先時開。
隱公三月亦雨雪,仲尼春秋書為災。
是時魯國行謬政,天心可用人理推。
我疑此雪不虛應,必有沴氣戕栽培。
去年六月已大水,居人萬類生魚顋。
當時夏稅不得免,至今里正排門催。
農夫出田掘野薺,餓倒只向田中埋。
方春鳥獸尚有禁,不許彈獵傷胚胎。
而況吾民戴君后,上官不肯一掛懷。
豈無愁苦動天地,所以當春陰氣乖。
只消黃紙一幅詔,敕責長吏須矜哀。
蠲除余租不盡取,收提赤子蘇饑骸。
沛然德澤滿天下,坐中可使春風回。
101、熙寧壬子八月于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嵩少之間至許昌共得大小詩二十六首 登嵩山十首 其三【朝代:宋代|作者:蘇轍】
玉女云為衣,飄搖不須搗。
空傳巖下石,夜杵知誰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鋪繒縞。
人世迫秋寒,處處砧聲早。
102、西園三月十一日【朝代:宋代|作者:宋祁】
春園來繼日,疊葉暗東西。
蔭樹都成幄,尋花旋作蹊。
沼魚銜尾戲,林鳥合聲啼。
寧暇并州問,山公醉自迷。
103、戊辰閏八月歸臨安觀舊題修竹黃楊丁香慨然有感復書三絕于后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王十朋】
同日種松今合抱,后來栽柳已參天。
笑看軒外黃楊樹,我亦如君厄閏年。
104、三月二十日夢人持獼猴見贈乞詩口舌【朝代:宋代|作者:釋德洪】
長臂幽姿要性靈,寫經欣得爾添瓶。
不須睡著惺惺著,窗外聞人喚便應。
105、幾上人名所乘舟曰釣月庵求詩為賦二首 其二【朝代:宋代|作者:劉一止】
昔人釣忘餌,今師亦忘鉤。
靜夜江不湍,孤光送歸舟。
106、采石月贈郭功甫【朝代:宋代|作者:梅堯臣】
采石月下聞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
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
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魚上九天。
青山有冢人謾傳,卻來人間知幾年。
在昔熟識汾陽王,納官貰死義難忘。
今觀郭裔奇俊郎,眉目真似攻文章。
死生往復猶康莊,樹穴探環知姓羊。
107、泉月之歌【朝代:唐代|作者:無名氏】
月照泉兮泉涵月,泉潺湲兮月皎潔。
波無魚兮清澄,月有蟾兮澄澈。
(見《文苑英華》卷六缺名《月照寒泉賦》附。
)-1635-。
108、中秋夕無月前兩夕皆明【朝代:宋代|作者:陳宓】
四時丹桂年年好,萬歲青娥個個妍。
但看世人生與老,不愁玉兔缺仍圓。
攻侵屬國雪中節,巧趁鴟夷煙際船。
我把清光貯胸次,從教飛轍碧宵緣。
109、水調歌/水調·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將圓【朝代:宋代|作者:無名氏】
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將圓。
天潢當日流潤,余派落人寰。
塵掃長淮千里,威振南蠻八郡,梓里繡衣還。
芳毓燕山桂,慶衍謝庭蘭。
小山陰,長松下,白云間。
壺中自有天地,聞早掛蓬冠。
笑指橫空丹堅。
110、漁家傲·二月春耕昌杏密【朝代:宋代|作者:歐陽修】
二月春耕昌杏密。
百花次第爭先出。
惟有海棠梨第一。
深淺拂。
天生紅粉真無匹。
畫棟歸來巢未失。
雙雙款語憐飛乙。
留客醉花迎曉日。
金盞溢。
卻憂風雨飄零疾。
關于月亮的古詩100首合集這篇文章共32335字。
相關文章
《關于月亮的古詩100首合集》:1、月賦(南北朝-謝莊) 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饲逄m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mǐ)蓋秋阪(bǎn)。臨浚(jùn)壑而怨遙,登崇岫(xiù)而傷遠。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chán),
《夏天古詩25首五年級》:1、夏意(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一作:夏簟清)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jué)流鶯時一聲。 2、夏日(宋代-真山民) 虛窗暑亦諒,境靜晝偏長。樹色煙明滅,蟬聲風抑揚。家貧書是業,身老睡為鄉。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