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幼兒園教案 > 大班教案 > 大班音樂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小木匠》含反思

時間:2020-02-03 11:24:47字體大?。?em class="fontsize">A-A+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小木匠》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小木匠》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X.X”的節奏。
  2、嘗試創意地紡編歌詞。
  3、跟隨鼓聲節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
  2、鼓、錄音機、錄音帶。
  3、“認知游戲”:《雕刻師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先跟隨老師“X”的鼓聲節奏走步,再跟隨“XX”的鼓聲節奏跑步,最后再隨著“X.X”的鼓聲節奏踏跳,讓幼兒通過動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請幼兒跟隨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并表演動作。例如:唱到“一個鐵錘”時,則舉起右手做用鐵錘狀;唱到“兩個鐵錘”時,則舉起左手做用鐵錘狀;唱到“三個鐵錘”時,則抬起右腳踏步;唱到“四個鐵錘”,則抬起雙腳跳步,;唱到“五個鐵錘”時,則舉起雙手旋轉;唱到“然后睡覺了”時,則做睡覺狀。
  4、問幼兒: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會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兒一起討論,用改編的歌詞演唱這首歌曲。
  6、問幼兒:小木匠做工時需要鐵錘,雕刻師傅雕木頭時需要什么工具呢?
  7、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雕刻師傅》的畫面,找一找雕刻師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類推,引導幼兒思考不同職業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的動作特點,并嘗試將此變成新的歌詞句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音樂選自奧爾夫音樂,本音樂節奏鮮明,三段音樂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辨別。教師設計了螞蟻造舞臺的情景增加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中班幼兒的想象力與合作能力正在發展,因此本活動的目標達成情況比較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
  本活動主要有以下亮點:
  1.教師教態比較自然,與幼兒的互動較好。教師在整堂課下來精神飽滿,對于情境中的各種表情動作也做的比較夸張,帶動幼兒的表演欲望。在師生互動方面也是比較親密的,幼兒的一聲聲“小媽媽”可以看出教師與幼兒之間相互親密,教師對于所有幼兒的表現都能關注到。
  2.教師利用圖譜教學,幼兒看的比較直觀形象,能夠更好地把握什么時候變什么動作。
 ?。?每個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從進場的聽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進行預熱,到聽音樂想象在做什么事情,在過渡到請幼兒學一學動作,然后獨自游戲到合作游戲,一步步都是循序漸進,之前的環節為之后的環節做好鋪墊,后一個環節是前一個環節的提升。
  在觀摩本次活動后,本人有一些想法如下:
 ?。保處煘榱俗層變焊玫乩斫怃從绢^、釘釘子、擰螺絲,因此用了較多的時間來解釋猜測這些東西,教師可適當精簡語言,讓幼兒多做一做、學一學這些動作。
  2.本次活動幼兒比較喜歡,但是本次音樂游戲要讓幼兒感受節奏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對于音樂哪里需要做什么動作還沒有理解很透徹,因此在游戲中幼兒只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鋸木頭環節,忽略了釘釘子、擰螺絲的環節,因此教師對于哪里需要做什么還需要帶領幼兒共同來探討。

小百科:木匠,是指船上專門從事木工工作,管理錨設備、水艙和淡水的人。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我是小木匠》含反思這篇文章共3752字。

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課教案《木瓜恰恰恰》含反思》:活動目標1.感受印尼歌曲的風格,熟悉樂曲結構,并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2.在前四句句末,隨音樂節奏邊拍邊念恰恰恰,并初步學習為樂曲設計打擊樂器演奏建議。3.注意看指揮演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喜洋洋》含反思》:活動目標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構,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著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3.能跟著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

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裸体视频的网站,欧美日日,爽爽爽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国产姪女太小了进不去在线观看,美女被强行扒开双腿被桶屁股,欧美猛少妇色XXXXX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