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

班級管理亂班4篇

發布:班主任 | 分類: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亂班4篇

班級管理亂班第1篇

  1、管理上要“嚴”字當頭

  治理亂世當用重典,治理亂班當立嚴規。亂班是怎么來的?亂班不是天生的。學生也不是天生就是壞孩子。亂班之所以亂,關鍵是壞了制度,不能夠堅持或執行寬嚴度把握不夠。所以治理亂班,首先要從建立規章制度入手,收攏孩子們的心。要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獎懲措施,使學生感到班級的規章制度必須遵守,不能違犯。

  2、制度上要充分民主

  規章制度最好是班級同學自己定,這樣做讓學生有被尊重的感覺,自然學生也會尊重老師,遵守紀律的。班主任鄭重宣布:制度從誕生之日起生效。如果有人違犯紀律,一定要嚴肅處理。堅持下來,一般半個月,班級管理就能走上正軌了。

  3、過程中要不斷推陳出新

  要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接受狀態是很難的,嚴過之后,就要在管理方法上出“新”招,讓管理過程中不斷涌出的新點子、新辦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接受我的管理。制度確立后,我陸續在班上推行干部值日制度、輪流班長制度、代理班主任制度、小組責任承包制度等新的民主管理辦法。這些辦法學生感到很新鮮、很好奇,執行的積極性應該比較好。

  4、環節上要持之以恒

  一個亂班要多長時間才能夠轉化過來呢?一般來說得一個學期。嚴格管理一個學期,就可形成穩定的班風了,嚴格管理一個學期,就可形成穩定的班風了,這時候班主任就可以輕松一下了。因為后面的管理基本上是學生自治。但是在這重要的第一個學期,你不能夠松勁,要持之以恒。體現在管理過程中,就是包括每一個項目的計劃、實施、檢查、總結等工作,要一環緊扣一環,善始善終。

  5、教育上要以心換心

  管理教育學生,我們要有一顆包容的心,要深入學生中間,以心換心,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會愉快地接受管理。

班級管理亂班第2篇

  1. 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

  騷抱怨只會讓事情更糟。帶差亂班是對自己更好的鍛煉,是使自己快速成長的捷徑。由于差亂班各項指標都很差,所以發展空間很大,可資教育的素材很多。機遇和挑戰并存。

  2. 明文規定班級的一些行為準則

  如有可能,讓學生參與制定規章制度。他們越具有主人翁意識,就越能夠遵循這些制度。

  3. 立即獎勵良好的行為

  給他們一個微笑,幾句表揚和鼓勵的話語。平時表現不好的學生偶爾表現良好時,一定要及時表揚他們——因為表揚,他們可能真的表現良好。

  4. 接受學生發出的信號

  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改變上課的方式是一種優點,而不是缺點。

  5. 某個學生制造麻煩時,立即將其轉到教室的另一個地方

  這樣一來可以表明你已經注意到問題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給這個學生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6. 找時間冷靜下來

  如果你和某個學生發脾氣了,盡量找出幾分鐘的時間讓雙方都能夠冷靜一下——將相關的學生帶出教室一段時間。這樣也可以為日后說“很抱歉發生這樣的事,但是怎么保證類似事情不會再次發生”作出鋪墊。

  7. 調查不正當行為的起因

  與制造問題的學生單獨談談,盡量找出其行為的原因。有些時候這些原因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諒的。

  8. 不要對學生期望值過高,但也決不貶低他們

  保證所布置的任務適合學生水平,相信后進生也有自己的目標。說清楚或者干脆省略掉你所布置的作業的評改標準。以上這些都要求你足夠了解學生的實際能力,從而布置他們能完成的任務。

  9.既對人也對事的教育原則。

  犯了同樣錯誤的學生可能動機和背景完全不同,對他們今后行為的影響也可能完全不同。這就要求班主任仔細分析學生的情況,制定適合這個學生的幫教策略。簡單化處理,搞一刀切,美其名曰“對事不對人”,這恰恰是違背了教育規律,因為教師是做“人”的工作而不是做“事”的工作。在教育中應該始終堅持“既對人也對事”的原則。

  10.挖掘學生的長處。

  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一批班級學習和各項活動的領軍人物,是使差亂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以這些正面的領軍人物為核心,用他們的影響力逐步帶動周邊的同學,形成一些小組,無論是學習還是搞活動,班主任要細心發現孩子們的長處,讓后進生也有展現的機會與舞臺。

班級管理亂班第3篇

  教師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除認真做好課前備課準備以外,課堂上組織教學也相當的重要。如果一個班級,課堂上總是亂哄哄的,教師一邊講,學生一邊玩,那無論教師準備得多么的充分,講解得如何的透徹,那結果肯定是收效甚微。由此可見,注重班級管理群體紀律不良事關重要。下面就我十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建班級規范,形成健康輿論

  班級紀律不好主要是沒有建立起好的規范,所以要重新建立規范。建立規范不能只停留在公布各種規章制度,獎勵辦法上,關鍵在于怎么建立和維持規范。班級規范不是通過班主任宣布,然后命令學生執行的方法來制定和建立的,最好是調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發動學生討論,自己指定必要的規則,自己執行監督和管理。這樣建立的規范才有生命力。

  二、切實解決與紀律有關的具體問題

  如果紀律問題與課程質量有關,那就要切實地解決課程問題,對于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就是究竟是紀律影響了教學還是教學引起了紀律問題。如果盲目堅持是紀律影響教學的邏輯,而沒完沒了地去解決問題,到頭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有的老師上課總是亂班,他說“學生太亂沒法上課”于是停下來整頓紀律。停課整頓似乎很見成效,一下子紀律就好了,于是又繼續上課,一上課又亂了。這說明問題不在紀律而在教學。要解決這類紀律問題,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進教學。

  三、面臨班級紀律問題的教師要自己解決問題,不要借助他人的權利

  由于和學生群體發生過矛盾而造成學生的紀律問題的任課老師或者班主任,一定要通過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意見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要想通過班主任或者學校的領導來解決問題,想通過有權利的人去把學生“治住”。解決了紀律問題,然后再去上課的做法其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道理很簡單,首先,某位教師或者班主任,與一個班級的學生關系是不可能由別人來代為建立或者改善的。其次,教師自己不出面解決問題的本身就使學生感到老師無能,而更加輕視或不尊重他,甚至使學生對教師假手的權利的領導或者班主任來“制裁”自己而感到憤恨,所以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關系更緊張。

  四、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不但要用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說明,而且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身體力行。言語和行為是互相強化的,當它們是一致的時候,同一信息重復出現,增加了他的強度。而當言語和行為所表達的信息不一致、相互矛盾的時候,就引起學生的思想混亂,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接受教師的哪一種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總是認為教師的行為是更真實的。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做的事自己必須率先垂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相信教師的要求是正確的、合理的、可信的和可行的。如果教師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早退,而自己卻遲到早退,要求學生冬天上操不得戴圍巾手套,而自己卻圍著圍巾戴著手套全副武裝地監督學生,甚至躲在屋里取暖,那么學生是不會遵守紀律。學生對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是非常敏感的。學生對言行不一的教師是不信任的,對于那些自己不遵守還百般挑剔別人的教師產生鄙視,厭惡。在沒有威信的教師面前一定會出現不守紀律的學生,而且那些沒有表現紀律問題的學生一定會心照不宣的暗中支持這些“搗亂份子”。在這里,在師生相互作用上,我們要強調的是“榜樣”作用的巨大力量。

  當然,解決紀律問題沒有一個通用的既定的公式,具體的辦法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宜,但是他們的原則和原理是相同的。

班級管理亂班第4篇

1、治“亂”還是解“惑”

這位教師的疑惑或許是絕大多數青年教師的一塊心?。好髅髯约涸谡鎸嵉陌嗉壒ぷ髦刑焯炖鄣没杼斓沟?,名師們卻說得那么輕巧自在;明明班級里的麻煩事管都管不過來,名師們卻閉口不談自己如何“鎮壓”班里的搗亂分子。

似乎自己經歷的教育與名師們分享的教育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難道真的是名師們在講座時有意美化了自己的教育實踐嗎?

其實,這位青年班主任的工作現狀很真實,名師們的講座也并非虛夸,而這之間的“鴻溝”應該是理念上的差別。

我覺得,班主任工作可以從兩個視角去理解:一個是管理視角,一個是發展視角。

在管理視角下,班主任工作最需要解決的是班級秩序問題,是營造一個安定團結、井然有序的班級環境,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是治理班級之“亂”?;谶@種認識,班級問題就成了單純的管理問題,班主任自然也就成了班級的管理者,班級工作的著力點在于控制和打壓。

而在發展視角下,班主任工作的本質是解決學生成長和班級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是一個不斷解決成長困惑的過程,班主任既是學生成長的導師也是班級建設的設計師?;谶@種認識,班級問題更傾向于教育問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更偏向于教育者,班級工作的重心在于解決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解“惑”。不同的視角決定了不同的教育實踐,也就決定了一個人習慣于用治“亂”的方式去管理班級,還是用解“惑”的方式去建設班級。

2、解“惑”才是根本

毋庸置疑,在班級組建之初,班級建設需要側重于管理,要形成必要的班級管理制度以及適宜的獎懲措施,以保證班級正常秩序的維持。在這個階段,班級中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制度的約束得以解決。

但是,慢慢的我們就會發現,班級管理制度并不能包治百病,更無法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比如,在最初的時候,班級建立了作業檢查制度,大多數學生都會認真去遵守,極少有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

時間久了,制度往往就會因習以為常而淡化其功效,不完成作業的多了,作業不認真的多了,班主任自然就成了匆忙的管理者,批評這個、呵斥那個。如此,管理就開始變得繁瑣,管理的效度也開始消退。這或許就是班級問題頻頻出現,班主任忙于“滅火”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說是原因之一?因為制度的陳舊和新鮮感的退化,并不是管理效能變弱的全部原因。這里面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一些看似是“亂”的問題,實則是“惑”的問題,如果我們用治“亂”的手段去完成解“惑”的任務,肯定就會事倍功半。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學困生不交作業,可能并不是不想去做作業,而是根本沒有能力去完成。如果我們單純用懲罰的手段去管理,就會造成他的成長之惑—我都不會做,怎么辦呢?同樣,一個優秀的學生拒絕交作業,也許并不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更不是道德品質的問題,而是他有著另一種困惑——這些作業內容我都會了,為什么還要去浪費時間呢?

所以,當班級里出現了各種層次學生不交作業的現象時,我們就不能簡單地去治“亂”,而應該考慮如何解決學生的“惑”——怎樣才能讓他們在完成作業這件事上獲得更加明顯的成就感?如此,我們才可能去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改變作業布置的形式,變整齊劃一的作業要求為“分層作業”,按照學生的需要去布置有利于各自成長的作業。這樣一來,看似單純的管理問題就變成了教育問題。

最后,我想告訴那位青年班主任,那些做講座的名師們并沒有刻意掩藏什么,只不過他們的班主任工作已經超越了通常意義上的管理,具有豐富的實踐智慧和專業理性,更多的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解“惑”。

而我們則更多的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治“亂”,還處在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最初級階段。

概言之,班主任的專業發展有著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和挑戰,年輕班主任缺乏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教育專業知識、經驗和管理技能,唯有在實際工作中,加強教育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的學習、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總結積累經驗教訓,才能使自己的專業發展逐漸達至成熟階段,才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解“惑”,進而成為領軍人物。

較舊一篇:班級管理四4篇
較新一篇:聯盟管理班級4篇
你還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看過本文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文章:
永久免费观看美女裸体视频的网站,欧美日日,爽爽爽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国产姪女太小了进不去在线观看,美女被强行扒开双腿被桶屁股,欧美猛少妇色XXXXXapp